新聞內容
現在位置:首頁 > 新聞中心
精華來了!從兩會提案中一窺 當下醫藥熱點 |
(文章來自:藥智新聞網 https://news.yaozh.com/archive/30123.html) 2020年全國兩會將在這兩天落下帷幕,在為期一周的兩會中,兩會代表說了什么?哪些醫藥熱點與我們相關?當下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哪些?小編梳理了兩會代表提案,一窺當下醫藥熱點問題。 一、加強對國家公衛事業的建設 當下,新冠疫情的爆發,引發了全國對公共衛生事業的大討論。5月22日,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,堅持生命至上,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制,完善傳染病直報和預警系統,堅持及時公開透明發布疫情信息。 如何加強?兩會代表們紛紛建言。 1、全國人大代表、人福醫藥集團董事長李杰建議,加強基層醫療體系建設,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能力。 李杰表示,我國現有基層醫療機構96萬家,出現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時,如果能發揮更大作用,將有效減輕大型醫院的壓力,避免出現嚴重的醫療資源擠兌現象。他建議從設施升級、人才培養、激勵政策三個方面入手,實現基層醫療能力的全面提升。 2、全國政協委員、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主任朱同玉建議,為應對10萬人級別的全國性疫情爆發,可按人口在全國超大和特大城市分區規劃約10家國家應急醫學與戰略儲備中心。應急醫學中心應具備三大功能:一是區域范圍內病例應急救治;二是快速確認、鑒定病原體;三是研發、創新預防、診斷、治療技術。 3、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工程院院士、解放軍總醫院原內科臨床部腎臟病科名譽主任陳香美表示,應優化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,加快出臺國家公共衛生法。 目前我國只有以公共衛生與醫政管理為主的單個法律法規,主要包括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》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》、《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》等,不同的法律細則之間如何協調一致具有很大的難度。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,需要衛生行政部門、防疫部門、醫療機構、科研單位協調配合,進行迅速有效的識別、上報、應急反應。因此,應按照新的形勢將現有公共衛生領域的法律法規進行梳理,建立專門公共衛生法,保障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有嚴格的法律依據。 二、加強中醫藥事業建設 疫情發生以來,中醫藥在抗疫過程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防治作用,為此代表們紛紛發言,為促進中醫藥的發展而努力。 1、全國人大代表耿福能提議:構建中醫藥現代產業體系。大力發展中藥材基地、建立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新藥研發體系、大力發展中醫藥教育、鼓勵醫保報銷中醫藥產品等,促進中醫藥的發展。 2、全國政協委員、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盧傳堅表示,中醫藥對防治傳染病具有獨特優勢,從長遠來看,建議把中醫藥常規納入國家傳染病防治體系,讓中醫藥這一瑰寶發揮更大作用。 3、全國政協委員、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張其成建議,建議將中醫經典篇目納入中小學語文教材,進一步豐富中醫藥文化教育。 4、全國人大代表、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董事長盧慶國也提出建議,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公開標準、統一標準基礎上,從政策上鼓勵各配方顆粒品種生產流通,并出臺政策鼓勵每個生產企業,依據自身實力,做幾種最擅長的中藥顆粒產品。 與此同時出臺鼓勵政策支持中藥配方顆粒企業將藥渣做好分類,并進行綜合利用研究,鼓勵在醫藥、食品、飼料等行業應用。 結語:相信隨著兩會代表提議的落實,國家政策力度的加大,未來關于醫藥行業的問題將一一得到解決,老百姓的健康得到保障! |
發布時間:2020-6-3 14:23:57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