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位置:首頁 >文章正文
姥姥 你在那里還好嗎-王巍
-
時間:2019-3-14 11:05:33
“巍呀,回家吃飯了”一句帶著山東方言的喊聲從胡同口傳來,正在與小朋友玩得火熱的我立馬停下,向姥姥飛奔去。一個圍著圍裙,手拿菜鏟,滿臉掛著慈祥的微笑的老人在家門口向我招手。沒錯,這就是我的姥姥。我伸出手要牽她手的時候,她卻不見了,我大聲的喊她,卻沒有人回應我……原來這是一個夢啊!從姥姥去世至今,我一直不能接受姥姥離開的這一事實。每次我去姥姥的老房子,還有路過姥姥曾經住過的那間病房時,我總覺得姥姥就在里面,不曾離我遠去。
姥姥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,沒有讀過一天的書。但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女人,卻把七個孩子都攻讀上學,成為了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。姥姥的命運很坎坷,她出生在解放戰爭時期,被她的媽媽用十斗米換給了一個人販子,之后又被販到東北,賣給了第二個人販子。新中國成立后,姥姥才和老爺結婚有了真正屬于自己的家。姥姥經歷的太多,所以姥姥對于孩子格外的關愛,她不想讓自己的不幸發生在孩子身上,寧可自己受苦受累,也不愿虧待孩子,我就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。
我出生時不足月,是一個只有三斤半的早產兒,哭都沒有聲音。姥姥說我如果活下來命一定會很好。姥姥用心的將我從襁褓中一個三斤半的嬰孩喂成了一個小肉墩,順便送了我一個“王小吃”的愛稱。就這樣我無憂無慮的在姥姥家長大,姥姥家的好吃的不管多少總會給我留一份,姥姥每次趕集都會給我帶點東西回來。她總是認為我先天就缺營養,所以對我格外照顧,其他的兄弟姐妹總會向我投來嫉妒的小眼神。
上學期間,同學們都很羨慕我。我的書包里總會每天都有不同的水果、糕點、糖果。在九十年代初的農村家庭沒有幾個孩子是可以每天都吃零食的,姥姥每天都會把不同的零食像變戲法一樣變出來。,媽媽為了讓我接受更好的教育,把我轉學到了城里。臨走的那天 ,我抱著姥姥的大腿就是不放手。后來姥姥安慰我說會常常去城里看我,還給我裝了一兜我愛吃的東西,我就被媽媽帶走了。放假時,我會在第一時間沖回姥姥家。假期結束城時,總是覺得時間過得好快,為什么假期不能再長一點點?
轉眼間,我考上了大學,要去外地讀書。就在我要走的前一周,二姨因為心梗突然離世,姥姥白發人送黑發人,一夜之間頭上的白發增了很多,從此姥姥的臉上多了一絲愁容。也因此姥姥沒能送我去車站,但還是讓媽媽給我帶了一包我最愛吃的姥姥家獨有的特產。大學四年,我有了自己的小圈子。回到家后,就喜歡和同學朋友聚在一起玩,同姥姥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數。大四時,媽媽帶著我去買電腦,由于虛榮心作祟,我選了最好的索尼電腦。后來,我才知道電腦是姥姥出錢買的。因為姥姥覺得沒能親自送我上大學,心里覺得虧欠我。姥姥的錢是一個一個雞蛋、一塊一塊蘑菇、一筐一筐山野菜換來的。姥姥從來不舍得自己花,都給了我買好吃的了。姥姥對自己很節儉,衣服都是撿舊的地穿,褲子都是縫了補,補了又縫的,直到整理姥姥遺物時,我們發現,姥姥把我們買的衣服整齊的擺放在柜子里。滿滿一柜,是他舍不得穿,覺得兒女掙錢不容易,不應該給兒女添麻煩。我們每次去姥姥家都埋怨她,姥姥總會笑著說:“苦慣了,享不了大福嘍!”
我畢業后回到了家鄉,來到吉林敖東工作。姥姥每逢看到電視里敖東的新聞和產品廣告時,就會很驕傲的和鄉鄰說:“我家巍,就在那里工作。”我結婚那天,姥姥第一次穿著新買的衣服來參加婚禮,笑呵呵的給了我一個大紅包。那天的姥姥比任何人都高興,她說:“有生之年,能看到你結婚生子,就沒什么遺憾嘍!”當姥姥知道我懷孕的消息時,喜滋滋的帶了一筐土雞蛋來看我,囑咐我:別累著,別抻著,別摔跤等好多孕期注意事項,比我都緊張。我的整個孕期和女兒成長所吃的雞蛋供應都來自姥姥,她總會算計著日子把雞蛋送來。我帶著女兒會姥姥家,姥姥用老家的習俗給女兒見面禮,抱著女兒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。姥姥舍不得把女兒放下,就一直抱著說:“太姥姥老了,快抱不動你這小家伙了,趁還能抱動,就多抱抱吧!”看著姥姥高興的樣子,初為人母的我才體會到姥姥幸福的出處:不養兒,不知父母恩。
姥姥的年紀大了,得了小腦萎縮,慢慢的連我都快不認識了。我看見姥姥的次數也越來越少,生活的中心轉向了家庭和工作,只是在年節時去看一眼姥姥又匆匆趕回來。姥姥每次聽到我們回去的消息都提前好久準備一桌我們愛吃的飯菜,然后就坐在門口遠遠的望著家里的想到的方向。當我們臨走時,總是看看姥姥忙前忙后的身影,為我們裝上大包小包的蔬菜。嘴里念叨著:“回家多吃點,不夠的話我給你們送去。”每次我們離開時,姥姥總會消失一會兒,回來時眼圈紅紅的在村口一直看著我們駛去的車輛,不停的揮動著手臂直到再也看不到車的影子。姥姥一次意外的摔倒讓她再也沒能站起來,只能躺在病床上由他人照顧。我每天都去看她,給她喂飯、換尿布、擦身子,就像當初她照顧剛出生的我一樣。雖然每天都去看她,但是她的記性模糊了,有時會記得我,有時卻又記不得了。每當這時,我就會說:“姥兒,我是你最疼愛的巍啊!”姥姥一天比一天消瘦,吃不了任何的食物,喝水都難以吞咽,只能依靠藥物維持生命。姥姥不止一次的陷入重度昏迷,但她的求生意識很強,一次又一次的戰勝了死神。有一次姥姥搶救成功后,我為她更換尿布,發現他尾椎骨附近的皮膚已經血肉模糊,仔細查看便看到了白色的尾椎骨已經露了出來。此時,我的心像刀扎一樣疼。正常人的手破個小口都會很疼,更何況姥姥的“露骨”之痛。我不希望姥姥離我而去,但也不希望她承受這樣痛苦的折磨。我只能珍惜和她在一起的一分一秒。
2016年12月寒冬的一個清晨,媽媽通知我姥姥走了。聽到這個噩耗,我并沒有哭反倒釋懷了,我為姥姥感到高興。也許會覺得我不孝順,親人離世卻沒有悲痛之情。雖然她離開了這個世界,但是她不再承受病痛的折磨。我覺得姥姥那是一種解脫,因為她去了一個沒有苦痛的極樂世界。姥姥出殯那天,我們去送姥姥最后一程,看到他安詳的臉,我們釋然了。我想說:“姥兒,一路走好!”
姥姥離開了,但是姥姥給我留下的點點滴滴,我依然記憶猶新,仿佛昨天發生的一樣。我還是那個貪吃的“王小吃”,姥姥也還會系著圍裙,拿著鏟子在門口喊:“巍呀,回家吃飯了!”
姥姥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,沒有讀過一天的書。但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女人,卻把七個孩子都攻讀上學,成為了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。姥姥的命運很坎坷,她出生在解放戰爭時期,被她的媽媽用十斗米換給了一個人販子,之后又被販到東北,賣給了第二個人販子。新中國成立后,姥姥才和老爺結婚有了真正屬于自己的家。姥姥經歷的太多,所以姥姥對于孩子格外的關愛,她不想讓自己的不幸發生在孩子身上,寧可自己受苦受累,也不愿虧待孩子,我就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。
我出生時不足月,是一個只有三斤半的早產兒,哭都沒有聲音。姥姥說我如果活下來命一定會很好。姥姥用心的將我從襁褓中一個三斤半的嬰孩喂成了一個小肉墩,順便送了我一個“王小吃”的愛稱。就這樣我無憂無慮的在姥姥家長大,姥姥家的好吃的不管多少總會給我留一份,姥姥每次趕集都會給我帶點東西回來。她總是認為我先天就缺營養,所以對我格外照顧,其他的兄弟姐妹總會向我投來嫉妒的小眼神。
上學期間,同學們都很羨慕我。我的書包里總會每天都有不同的水果、糕點、糖果。在九十年代初的農村家庭沒有幾個孩子是可以每天都吃零食的,姥姥每天都會把不同的零食像變戲法一樣變出來。,媽媽為了讓我接受更好的教育,把我轉學到了城里。臨走的那天 ,我抱著姥姥的大腿就是不放手。后來姥姥安慰我說會常常去城里看我,還給我裝了一兜我愛吃的東西,我就被媽媽帶走了。放假時,我會在第一時間沖回姥姥家。假期結束城時,總是覺得時間過得好快,為什么假期不能再長一點點?
轉眼間,我考上了大學,要去外地讀書。就在我要走的前一周,二姨因為心梗突然離世,姥姥白發人送黑發人,一夜之間頭上的白發增了很多,從此姥姥的臉上多了一絲愁容。也因此姥姥沒能送我去車站,但還是讓媽媽給我帶了一包我最愛吃的姥姥家獨有的特產。大學四年,我有了自己的小圈子。回到家后,就喜歡和同學朋友聚在一起玩,同姥姥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數。大四時,媽媽帶著我去買電腦,由于虛榮心作祟,我選了最好的索尼電腦。后來,我才知道電腦是姥姥出錢買的。因為姥姥覺得沒能親自送我上大學,心里覺得虧欠我。姥姥的錢是一個一個雞蛋、一塊一塊蘑菇、一筐一筐山野菜換來的。姥姥從來不舍得自己花,都給了我買好吃的了。姥姥對自己很節儉,衣服都是撿舊的地穿,褲子都是縫了補,補了又縫的,直到整理姥姥遺物時,我們發現,姥姥把我們買的衣服整齊的擺放在柜子里。滿滿一柜,是他舍不得穿,覺得兒女掙錢不容易,不應該給兒女添麻煩。我們每次去姥姥家都埋怨她,姥姥總會笑著說:“苦慣了,享不了大福嘍!”
我畢業后回到了家鄉,來到吉林敖東工作。姥姥每逢看到電視里敖東的新聞和產品廣告時,就會很驕傲的和鄉鄰說:“我家巍,就在那里工作。”我結婚那天,姥姥第一次穿著新買的衣服來參加婚禮,笑呵呵的給了我一個大紅包。那天的姥姥比任何人都高興,她說:“有生之年,能看到你結婚生子,就沒什么遺憾嘍!”當姥姥知道我懷孕的消息時,喜滋滋的帶了一筐土雞蛋來看我,囑咐我:別累著,別抻著,別摔跤等好多孕期注意事項,比我都緊張。我的整個孕期和女兒成長所吃的雞蛋供應都來自姥姥,她總會算計著日子把雞蛋送來。我帶著女兒會姥姥家,姥姥用老家的習俗給女兒見面禮,抱著女兒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。姥姥舍不得把女兒放下,就一直抱著說:“太姥姥老了,快抱不動你這小家伙了,趁還能抱動,就多抱抱吧!”看著姥姥高興的樣子,初為人母的我才體會到姥姥幸福的出處:不養兒,不知父母恩。
姥姥的年紀大了,得了小腦萎縮,慢慢的連我都快不認識了。我看見姥姥的次數也越來越少,生活的中心轉向了家庭和工作,只是在年節時去看一眼姥姥又匆匆趕回來。姥姥每次聽到我們回去的消息都提前好久準備一桌我們愛吃的飯菜,然后就坐在門口遠遠的望著家里的想到的方向。當我們臨走時,總是看看姥姥忙前忙后的身影,為我們裝上大包小包的蔬菜。嘴里念叨著:“回家多吃點,不夠的話我給你們送去。”每次我們離開時,姥姥總會消失一會兒,回來時眼圈紅紅的在村口一直看著我們駛去的車輛,不停的揮動著手臂直到再也看不到車的影子。姥姥一次意外的摔倒讓她再也沒能站起來,只能躺在病床上由他人照顧。我每天都去看她,給她喂飯、換尿布、擦身子,就像當初她照顧剛出生的我一樣。雖然每天都去看她,但是她的記性模糊了,有時會記得我,有時卻又記不得了。每當這時,我就會說:“姥兒,我是你最疼愛的巍啊!”姥姥一天比一天消瘦,吃不了任何的食物,喝水都難以吞咽,只能依靠藥物維持生命。姥姥不止一次的陷入重度昏迷,但她的求生意識很強,一次又一次的戰勝了死神。有一次姥姥搶救成功后,我為她更換尿布,發現他尾椎骨附近的皮膚已經血肉模糊,仔細查看便看到了白色的尾椎骨已經露了出來。此時,我的心像刀扎一樣疼。正常人的手破個小口都會很疼,更何況姥姥的“露骨”之痛。我不希望姥姥離我而去,但也不希望她承受這樣痛苦的折磨。我只能珍惜和她在一起的一分一秒。
2016年12月寒冬的一個清晨,媽媽通知我姥姥走了。聽到這個噩耗,我并沒有哭反倒釋懷了,我為姥姥感到高興。也許會覺得我不孝順,親人離世卻沒有悲痛之情。雖然她離開了這個世界,但是她不再承受病痛的折磨。我覺得姥姥那是一種解脫,因為她去了一個沒有苦痛的極樂世界。姥姥出殯那天,我們去送姥姥最后一程,看到他安詳的臉,我們釋然了。我想說:“姥兒,一路走好!”
姥姥離開了,但是姥姥給我留下的點點滴滴,我依然記憶猶新,仿佛昨天發生的一樣。我還是那個貪吃的“王小吃”,姥姥也還會系著圍裙,拿著鏟子在門口喊:“巍呀,回家吃飯了!”